股票什么资产 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广东农业强省建设新优势
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:
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:
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作为农业大省,广东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。广东要以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为导向,发展涉农领域新质生产力,激发农业强省建设新优势
文|汪榆淇(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)
董浩天(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)
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的生产力理论,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,深刻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,特点是创新,关键在质优,本质是先进生产力。今年全国两会,政府工作报告将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”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。
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需要注意到,我国目前以约24%的农业劳动力产出GDP的6%,而美国以1.4%农业劳动力产出GDP的5%。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劣势。去年广东农业强省建设成绩显著,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,水稻、生猪育种全国领先,水产种苗产量、水产品总产量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均居全国首位。广东在提升农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上责无旁贷,要以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为导向,发展涉农领域新质生产力,激发广东农业强省建设新优势。
在5月9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推进会上,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,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”“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,不断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硬实力”。
千方百计支持农业科技优先创新
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,会给相关产业带来革命性转变。例如广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荔枝产业要发展,不解决保鲜问题不行”的重要指示,推广荔枝保鲜全链集成技术,部分品种保鲜时间从6天延长至1个月,荔枝鲜果远销欧美,出口总量增长59.2%。
中央要求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”,广东建设农业强省需要千方百计地支持农业科技优先创新,变“卡脖子清单”为“科研清单”。广东需要重点突破畜禽良种国产化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、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等农业科技核心关键领域难题,推动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,发展现代设施农业、智慧农业,深入实施“粤强种芯”行动,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,并根据岭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机装备研发推广,以“科研+基地+农户+企业”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,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。
尖端科技产业往往依托城市集聚,农村属于科技力量的薄弱区,因此农业科技优先创新需要更充分的要素保障。在土地要素上,要优化科研创新基地布局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,《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明确支持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、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等农业创新载体建设,支持河源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,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。在资金要素上,政府和企业应当未雨绸缪,考察涉农产业的发展远景并进行前瞻性布局,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投入,完善市场主导、政府引导的科技金融体系,建立从天使轮到成长期的全链条投资基金,发挥政府投资性资本放大效应,加快原创高新技术的孵化和转化。在人才要素上,技术的创新、掌握、使用都需要人才,要通过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高质量学科链,催生创新链,服务于产业链,建立农业科技领域高效完善的育才机制,出台长效稳定的引才政策,构建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,加快科技成果赋权改革,优化对“土专家”等农业农村专业人才的服务管理,培养农业科技应用型人才成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带头人。
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
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。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属于投入成本高、产品附加值低、利润薄的产业,新质生产力引领的现代农业产业变革,不仅涵盖传统的农业种养业、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,还将延伸到营养健康、生态文明、教育文化等新领域,特征是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,重点要构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、农林牧渔并举、产加销贯通、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,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。当下大热的休闲农业,就是由农业与文化、旅游业融合而成的,具备高效、绿色、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属性,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
当前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中存在较轻视二产发展、同质化竞争等问题。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以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为抓手,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,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。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,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。广东需要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加强对大型农企的科技创新政策引导,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。广东目前着力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,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,支持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、肇庆(怀集)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等农副产品加工专业集聚区建设,培育发展粮食、蔬菜、岭南水果、畜禽、水产、南药、苗木花卉、岭南特色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等15个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。同时,广东重视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,要求优化县域商业体系,建设一批县级商贸中心、镇级商贸网点,加快仓储保鲜、冷链物流等建设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就是要促成资源、资金、技术、管理、设施、装备等生产要素在农村的创新配置、整合集成、协同发力,扎实推进产业链相加、供应链相通,避免“特色产业”一拥而上、搞价格战,引导涉农产业有序发展、差异发展,让产业主体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提升产业效益。
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路径
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。”从这个意义上看,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现实载体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求在农村地域范围内,以农民为主体,形成产权关系明晰、治理架构科学、经营方式稳健、收益分配合理的经济新形态,其集体所有性质和市场化资源配置模式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,既把蛋糕做大,又能分好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包括劳动者的劳动联合,还包括土地、资本、技术、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联合,以及资源发包、物业出租、居间服务、资产参股等多样化发展途径,展现出农业农村领域的新型生产关系。
广东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路径,集体资产正经历由过去农民“看得到、算不清、管不了”到“既当家、又监管、还分红”的转变。2023年8月,《广东省发展壮大农村经营主体若干措施》印发,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作为股东,依法出资设立公司从事经营活动;支持地域相邻、资源相连、产业相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营,组建企业集团,推动抱团联合发展;引导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联合发展,创新村村、村企、村社合作模式,组建混合所有制经营主体,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。去年12月,广东省委深改委公开发布20个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,涵盖探索经济组织创新、盘活利用资产资源、金融赋能、激发经管团队活力、多元化经营等5种类型,这实质上已经形成了“以新促质”的生产力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路径:一是需要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落实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集体产权的占有、使用、收益、处置等权能;二是支持发展“集体+合作社+企业”“集体+家庭农场”“集体+社会化服务组织”等多元经营模式,缓解单村发展时集体资源资产数量有限和带动力不足的困境;三是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要素赋能综合改革,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金融环境;四是高度重视制度创新、管理创新,在要素配置机制和方式上持续创新。
[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(GD24YZZ03)阶段性研究成果]
【本文责编】郭芳
【文章来源】《南方》杂志2024年第13期
【频道来源】南方+客户端观点频道